每個行業的從業者,都不應該停止學習。尤其是弱肉強食的餐飲行業,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為了發展,每個餐飲人都應該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從上學的時候起,老師就孜孜不倦地教導我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什么?因為你停止學習的時候,別人還在進步。餐飲就如同一個危機四伏的巨大叢林,有機遇也有挑戰,你不主動進化,那就只能被他人魚肉。
各種培訓和講座
現在的餐飲行業,所謂的成功人士越來越多,各類培訓和講座也就越來越多。有價值嗎?有,但是要分情況,并不是對所有人都通用。
目前的餐飲培訓市場魚目混雜,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的講座都是分享“成功的經驗”,相當于是告訴聽課的人“是什么”,大家通過聽課, 終得到的是一個案例和故事,對于背后怎么做到的,也就是“為什么”則知之甚少,但餐飲創業者學習的真正的目的,卻應該是去搞懂各類餐飲現象背后的“為什么”。
餐飲人到底應該跟誰學?
前面我們說了,不要一頭扎進培訓和講座中,費時費錢不說,還收效甚微。那么,到底應該跟誰學呢?
答案當然是——跟餐飲人學。
有些人要問了“培訓和講座也都是餐飲人開的,那不也是跟餐飲人學嗎?”
不,餐標這里所說的“跟餐飲人學”,指的是學習那些傳統餐飲人的務實,學習他們兢兢業業的精神,學習他們的為人處事,學習他們對食材的尊重和敬畏,學習他們身上那股韌勁。
跟大佬學
跟餐飲大佬學,即使不能拜師,不能貼身地一對一學習,也可以去他們店里。品一品大佬的菜,看一看大佬手下員工們的工作狀態,你也能感受到他們不是隨隨便便靠運氣就能走到今天的。
從前,做餐飲,沒有二三十年的沉淀,很難有一個滿意的結果。做餐飲, 忌諱浮躁。
跟同行學
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教訓,這些都是價值。跟賣羊肉湯的同行交流做羊肉湯的方法,跟做烤鴨的師傅學習烤鴨的火候,這些都是學習。
很多人認為,餐飲行業有很多秘密,這個配方不能說,那個做法要保密……其實,餐飲行業更大的秘密就是——用心和努力。
餐飲人到底應該學什么?
很多人以為餐飲簡單,其實非常復雜。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產品、運營、營銷、供應鏈、品牌、信息系統、顧客關系、伙伴能力提升,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非常專業的系統。
從餐飲 根本的產品學起,意識到餐飲的本質后,你必須找到好的食材,給你的顧客吃更好的東西。有了好的原材料,我們才能踏實地把精力向別的方向轉移。
餐飲不同于其他行業,它瞬息萬變,它一直在發展。昨天還大火的網紅菜,今天就能立馬無人問津;昨天的風口,一不留神就會變成今天的風尾。
餐飲行業存在經驗主義嚴重失效的情況,老的經驗在很多時候起到的不是正向作用,反而可能是反向的阻力作用,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為,因此,對于那些打著“傳授經驗”的課程,都盡量小心一點。
所以,餐飲人真正應該學習的,是餐飲的底層邏輯。所謂底層邏輯,不是別人的經驗,而是任何人做餐飲都要去遵守的東西,遵守了雖然不一定能做成功,但不遵守,就一定會失敗。
餐飲的底層邏輯
到底什么是底層邏輯呢?餐標認為,它必須符合“四個通用”:
1、通用于所有時代;
2、通用于所有品類;
3、通用于所有老板;
4、通用于所有市場。
餐飲人到底該怎么學?
老板該學什么?店長該學什么?員工們該學什么?
一個新開店的餐飲人,剛剛入行,老老實實把產品扎實做好,不要管任何事情。產品做好了,顧客會給你的產品”帶鹽“。一個新的餐廳, 重要的,需要全體成員共同思考的問題,就是怎么把產品做好!
產品做好了,再開始考慮來客數,認真算算店里每天能來多少客人,有多少客人是新客人,有多少客人是老客人。如果每天都是新客人,那身為老板的你就要注意了,你要分析為什么在產品OK的情況下,還沒有/少有回頭客,是環境問題?是服務問題?還是什么其他的問題?找到這個問題,解決掉它!
來客數多了,開始有些爆滿了,這個時候,查查收銀系統、看看客單價。每個人消費是多少,什么產品更受歡迎。學習如何搭配產品提高客單價、提高用戶滿意度、提高復購率。
來客數x客單價就是你 關心的營業額!營業額!營業額!剛剛開店,不要在乎什么培訓不培訓的問題。把飯做好,先活著,再說其他。
什么階段學什么,不要瞎學,老老實實做好每個階段 重要的事情。
小結
總的來說,餐飲人 重要的是在每天的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學習。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后,需要交流、需要走出去向別人學習時,也要牢記,我們應該學習的是“為什么”,而不是一大堆毫無意義的“是什么”。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餐廳開得多,關門的也多。特別是那些一陣風的餐飲創業者,前赴后繼不在少數。為什么,這些年輕的創業者那么容易就被浪潮“淹沒”?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這些原因,看看是否說到點。
1、不懂裝修、不了解設備
新手做餐飲表面看似有很多裝修想法,但往往僅限于“風格”,特別是對于廚房水電等一竅不通。有些人廚房做好了,卻發現排煙有問題。有些人廚房做好了,卻發現爐灶進不了廚房。
2.無經驗、無技術
一些新手認為加盟一個品牌就可以輕易學習到技術和經驗。把一切寄托在加盟公司身上,結果掉進了坑里。自己是個小白,還不好意思多請教,那就只能嘗盡苦頭了。
3.可以貪黑、但不能起早
餐飲行業是勤業,起早貪黑是常事。當代年青人夜貓子多,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如果真的是這樣,建議你做個燒烤店吧。
4.人工費用高
餐飲店,很多外行認為房租是更大的投入,那只是前期比列大。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才發現人工費是大頭。一個服務員平均一天也要一百的人工費,小店用個五六個人很正常,自己算算吧。
5.管理大廚難,害怕大廚撂挑子
開小店,就別請廚子了,人家一年工資比你掙的多,誰替誰打工?
6.投資大,回報小
舉個例子:前幾年火熱的烤豬蹄,一年利潤20萬,兩年是不是40萬?錯!前期投入20萬。 年回本,第二年掙錢。僅僅火了兩年。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兩年凈掙20萬,平均一年10萬。
7.后廚臟亂,油煙太大
坐慣了辦公室,在家連廚房都不想下的,特別是嬌滴滴的大小姐,請別沖動。
8.房租太高
有的地段房租很低,“一步差三市”,想死就試試。
9.選擇項目迷茫,找不到有發展前景的項目
確定項目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半年,迷茫是因為你不懂、無知。為了不上班,而拿父母血汗錢來創業的,都是耍流氓。
10.職業不夠有面子
做老板看著很風光,但是做一個小餐飲老板卻一直都是起早貪黑,服務員、廚師、清潔工都要做的事情。一天到晚守著門店,啥都做,侍候人,很多年輕的餐飲創業者受不了這個氣和苦, 后熬不下去了。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
額 本文暫時沒人評論 來添加一個吧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