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們從不少餐飲專業人士關于開快餐店選址的經驗之談中總結出“快餐店選址十不宜”,這對準備開快餐店的老板們有一些參考價值。事實上,這十不宜也是很多人熟知的。
1、不宜在人口稀少的地方開快餐店
如果快餐店所處地域的常住人口少,并且流動人口又不多,那么就會缺乏人氣,很難形成相對穩定的消費群。
2、快餐店門口不宜有障礙物
被建筑物擋住的店面影響快餐店的能見度,會減弱客源。特別是快餐店門口不能正對著樹體粗壯樹葉茂盛的大樹,空氣會不流通,一旦遇上雷雨天還會有使人觸電的危險。
3、不宜在高速車道旁邊開快餐店
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是車而不是人,由于要保證車流的高速標準,高速公路絕對要求路面干凈安全,公路中間一般設有隔離設施,兩邊馬路無法穿越,而且公路旁邊也較少有商業網點和停車設施。
4、快餐店不宜正對筆直的道路
筆直道路會因過往車輛產生廢氣,造成餐飲周圍環境的空氣污染,顧客用餐猶如在煙塵滾滾中進行,使消費者大倒胃口。
5、西曬的門面要慎選
有時候西曬店位置不錯,但到了炎熱的夏季,即便有空調,顧客也不愿意冒曬進店吃飯。
6、快餐店不宜開在風口位置
風口位置的要慎選。特別是在北方城市,冬季來臨,寒風襲人。如果店門朝風(一般朝西北方向),對顧客入店會產生麻煩。
7、快餐店不宜開在斜坡上
斜坡影響車輛停放,不利顧客進店吃飯。
8、快餐店不宜選在“穿堂風”的位置
快餐店大門正對兩座并排建筑的高樓大廈,之間留的一條小巷容易形成“穿堂風”。由于門前巷窄、墻高、陰森森的,顧客不愿進來,自然會影響生意。
9、快餐店大門不宜正對死胡同
死巷空氣沉悶不流通,人流量極少,快餐店大門面對死巷容易使人從心理上產生壓抑感和不快,影響食欲,進而影響餐館生意。
10、店門寬度不宜窄
因為店門寬度相對較窄者不易被顧客注意。
以上選址的十不宜,更好還是能避則避。免得日后生意有波折時才醒悟到是其中的作用,到時就難免感嘆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快餐店的選址必須配合所在地段的人潮、店租、貨源補給費用等進行綜合考慮,開始應做到心中有數,至于具體選擇時,由于某些限制,可能會退而求其次。但是,就算是候補地段,也要認真考察??傊?,在選址時,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千萬不能忽略實地考察。
麥當勞的成功,除了品牌優勢外,在選址方面更具敏銳目光,進駐具發展潛力的地區。難怪內地有不少零售企業,都愿意在麥當勞旁開店。以下讓我們看一看麥當勞的選址策略:
1、對地區作評估
做生意是長線的投資,所以在揀選落腳地時,麥當勞都會做市場調查,對據點作為期3~6個月的嚴密考察??疾斓膬热?,包括進駐城市的規劃與發展、人口變動、消費和收入水平等,如果發現是老化的城市,則會打退堂鼓。相反,若有興建中的新型住宅區、學校和商場等,則會納入考慮的范圍。
2、建頻密網絡
麥當勞的目標消費群是家庭成員和年輕人,所以在選址上,人潮聚集地是 主要的考慮因素。例如在旺區的兒童用品商店,或青少年運動連鎖店附近,便會積極進駐;至于靠近繁忙地鐵站的周邊,在不同的出口,也會設置分店,為顧客提供方便作考慮,亦以頻密的網絡,搶攻來自四面八方的顧客。
3、不打急進牌
雖然不少品牌都希望搶得黃金鋪位,但昂貴的租金往往在營運成本上占了很大的比重。麥當勞在內地的對策是不打急進牌,例如在上海松江和金山區,便先發展其他二線據點,打響知名度和凝聚人流后,吸引代理高價店面的地產商招手,然后再做出議價行動,這樣才能獲得投資回報。
4、搶眼裝潢
除了地鋪外,麥當勞也會在商場等一樓設店,而設店位置往往靠近玻璃窗,以落地玻璃窗反映顧客在店內的消費行為,借此吸引街外客的目光,以取得視覺上的優勢。
5、優勢互動
麥當勞在百貨公司也會開店中店,以吸納喜歡逛百貨公司的顧客,尤其在知名度高的品牌旁邊開店,如家樂福超市等,以達到優勢互動的好處。至于年輕人喜歡逛的購物商場,如時代廣場等,也會帶來穩定的客源。
麥當勞市場目標的確定需要通過商圈調查。在考慮餐廳的設址前必須事先估計當地的市場潛能。
1、確定商圈范圍
麥當勞把在制訂經營策略時確定商圈的方法稱作繪制商圈地圖,商圈地圖的畫法首先是確定商圈范圍。
一般說來,商圈范圍是以這個餐廳為中心,以1~2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圓,作為它的商圈。如果這個餐廳設有汽車走廊,則可以把半徑延伸到4公里,然后把整個商圈分割為主商圈和副商圈。
商圈的范圍一般不要越過公路、鐵路、立交橋、地下道、大水溝,因為顧客不會繞過這些阻隔到不方便的地方購物。
商圈確定以后,麥當勞的市場分析專家便開始分析商圈的特征,以制訂公司的地區分布戰略,即規劃在哪些地方開設多少餐廳 為適宜,從而達到通過消費導向去創造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目標。
因此,商圈特征的調查必須詳細統計和分析商圈內的人口特征、住宅特點、集會場所、交通和人流狀況、消費傾向、同類商店的分布,對商圈的優缺點進行評估,并預計設店后的收入和支出,對可能凈利進行分析。
在商圈地圖上,他們 少要注上下列數據:
?。?)餐廳所在社區的總人口、家庭數;
?。?)餐廳所在社區的學校數、事業單位數;
?。?)構成交通流量的場所(包括百貨商店、大型集會場所、娛樂場所、公共汽車站和其他交通工具的集中點等);
?。?)餐廳前的人流量(應區分平日和假日),人潮走向;
?。?)有無大型公寓或新村;
?。?)商圈內的競爭店和互補店的店面數、座位數和營業時間等;
?。?)街道的名稱。
2、進行抽樣統計
在分析商圈的特征時,還必須在商圈內設置幾個抽樣點,進行抽樣統計。抽樣統計的目的是取得基準數據,以確定顧客的準確數字。
抽樣統計可將一周分為三段:周一至周五為一段;周六為一段;周日和節假日為一段,從每天的早晨7點開始至午夜12點,以每兩個小時為單位,計算通過的人流數、汽車和自行車數。人流數還要進一步分類為男、女、青少年、上班和下班的人群等等,然后換算為每15分鐘的數據。
3、實地調查
除了進行抽樣統計外,還要對顧客進行實地調查,或稱作商情調查。
實地調查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以車站為中心,另一種以商業區為中心。
同時還要提出一個問題:是否還有其他的人流中心。答案當然應當從獲得的商情資料中去挖掘。以車站為中心的調查方法可以是到車站前記錄車牌號碼,或者乘公共汽車去了解交通路線,或從車站購票處取得購買月票者的地址。
以商業區為中心的調查需要調查當地商會的活動計劃和活動狀況,調查拋棄在路邊的購物紙袋和商業印刷品,看看人們常去哪些商店或超級市場,從而準確地掌握當地的購物行動圈。
通過訪問購物者,調查他們的地址,向他們發放問卷,了解他們的生日。
然后把調查得來的所有資料一一載入 初畫了圈的地圖。這些調查得來的數據以不同顏色標明, 后就可以在地圖上確定選址的商圈。
"應該說,正因為麥當勞的選址堅持通過對市場的全面資訊和對位置的評估標準的執行,才能夠使開設的餐廳,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將來,都能健康穩定地成長和發展。"麥當勞香港總部這樣說。
你想開一家自己的店嗎?大家都知道,開店 重要的是地點,但要選在哪里好呢?星巴克前任副總裁亞瑟·魯賓菲爾(ArthurRubinfeld)以自己任內,將星巴克由100多家擴展到全球4000多家分店的經驗,為每個想成功開店的人指引完美選址四步驟。
步挑地方:確定人潮及流量
首先,你必須清楚人們要往哪里去,而不只是在那里,像早餐店要在上班族會走過的地方,錄像帶出租店則要開在回家的路上。你可以花點時間,在感興趣的目標地區計算上午、下午、晚上各時段的人潮,統計進入附近店面的人數,看看經過的人當中,上班族、學生、家庭主婦的比例,而且至少要在平日和周末各算一次,才能知道人潮確實的分布狀況。
除了人們往哪里去,你還要考慮人們得花多久才會到達你的店面。愈便宜的產品,顧客愈不愿花時間,例如便利商店是以3分鐘來定義主要商圈、咖啡店大約是5分鐘,除非你打算賣汽車這種高單價商品,否則一般而言,顧客 遠只能忍受7分鐘的交通時間。
第二步找地點:訪查周遭環境
有了預選的口袋地點,第二步是先視察其周遭環境,這時要用兩種角度來觀察,首先是商人的角度:什么跡象顯示該地點可以創造業績?其次,從顧客的角度:你會不會到這個地點逛街?黃金地段有冷門的角落,次級商圈也有熱門據點,找地點 忌諱只看到別人成功,就想在隔壁復制一家店,除非你有把握做出自己的差異化。
此外,留意座落在對角或不遠處的競爭對手是否會搶走你的生意?你是否能在顧客行動路線上,搶先別人一步攔截顧客?隨時注意對手的位置,尋找足以抗衡的地點,你一定要保持 地位,不然,位于同性質商店的下風處,小心生意也會一直處于下風。
第三步看店面:建筑等于活廣告
請抱著初次約會的心情看店面,要關心,也要抱著懷疑。先遠看,再近看,想象你的店面在這個空間里的感覺,一旦店名放在招牌上,會很顯眼嗎?開車經過的人看得到嗎?行人能從人行道上就注意到嗎?好的店面就像活廣告,不只是讓人方便找到你,也能向路上行經的潛在客戶展示自己。
此外,建筑設計也是一個重點,這個地點適合零售業嗎?吸引人嗎?即使在外觀設計上相似的購物街,質量方面也可能相當懸殊。該大樓的質量是否跟你的產品一樣好?
記住,一定要從品牌打造的角度來思考建筑物。
第四步選鄰居:好鄰居讓你少奮斗
顧客會認為,彼此相鄰的店面,其商品質量也相當類似,所以,跟類似的品牌坐落在同一地點十分重要,因為有些選址策略就是要"寄生"。在大百貨公司旁開服飾店、在高級超市旁開生機飲食店,被大品牌所吸引的顧客,也會被你所吸引。
另外,如果能碰到一些像錄像帶出租店或干洗店之類的優質鄰居那更好,因為這些店面都有著"兩次到訪"的機會,人們把衣服送去洗,隔幾天必定會再回來拿;郵局、超市也是這種好用的人潮回力鏢,若能沾到它們的光,那對你的生意絕對是大大加分。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
額 本文暫時沒人評論 來添加一個吧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