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餐廳往往有這樣的怪現象出現:餐廳內幾乎每個人都忙不過來,但就是整體效率低下!而且也很難找出原因,不知該如何改善。本文告訴你該從何入手尋找病因。
1、流程不完善
流程是餐廳日常運營的基礎。一個企業的效率低下,首先應檢查:餐廳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簡潔和高效,能否有改進的地方,改進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要檢查流程系統本身。組成餐廳的流程系統絕不是簡單的業務鏈條,而是復雜而封閉的循環系統,就像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包括:總系統、各支系統、各細支系統,以及末梢系統。
因此,首先應檢查餐廳流程的循環系統從起點到末梢是否暢通,是否閉合,有沒有斷裂、梗阻、栓塞的地方,有沒有冗余和不夠的地方,是否需要添加新的系統。其次,還應該檢查流程是否格式化、模版化,流量是否合理穩定,每一管道上的設計的流量是否合理,而實際流動中是否達標、超標。
流程檢查,還應包括檢查流程上流的是什么內容。近年來,許多餐廳都在優化、再造流程,那么流程上究竟流的是什么呢?概括起來有四方面:
一是物流;二是信息流;三是現金流;四是文化流——流程上流的是企業的個性和特色,也就是企業文化。
之所以餐廳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被顧客識別出來,關鍵原因是流程上流動著餐廳與眾不同的基因,流動著餐廳的形象代言人,即員工的行為方式,流動著餐廳基本的價值趨向和理念。
2、制度不支持
如果流程沒有什么問題,就檢查管理制度是否真的支持流程及流動的內容,制度是否充分尊重人文情懷:過于嚴格了,大家會變著法子鉆制度的漏洞,甚至集體對抗制度;過于寬松了,約束力又不夠。
如果說,流程是水的話,那么制度就是流水的管線。如果管子不嚴密,管子粗細搭配不合理,或管子根本沒有對接起來,那么將直接影響系統流水。此外,還應關注流程上流的內容是否正確,內容是否為亂流?
3、監管不到位
即便餐廳有很好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但如監管不力,或監管不到位,或監管越位,或監管手段落后,或監管人員素質有問題,甚或組織架構太復雜,都會大大降低整個系統的運營效率。
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監管是靈活的,監管必須按原則辦事。如果監管者辦事不公,會極大降低人們對流程和制度的忠誠;如監管者素質低下,根本不懂得如何監管,那么勢必會監管無力,導致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是否忙得對了,乃至是否真在忙;如監管過于嚴格和僵化,不知道原則和靈活相結合,固守過時的制度,那么將極大限制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甚至促使員工為了迎合監管而忙;如身處高位的人沒有被監管的意識,甚至 帶頭忙超越流程和制度,那么監管力量也將大大削弱。
4、技術不匹配
大家都很忙,都喊累,但整體效率不高的第四個原因是管理手段問題。正常情況下,管理手段落后會極大限制餐廳的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設備落后會影響到員工的情緒,而情緒是相互傳染的,進而影響到工作積極性。
但是,如果技術手段太超前了,也會限制餐廳內部的工作效率。這是因為一些餐廳環境不支持設備的運作,影響設備正常工作能量的發揮。因此,可能放著高級設備反而用不上,或用時又發揮不出其應有的效率,而且在與其它流程環節對接時提高了工作成本,自然也會降低工作效率。
同時,管理技術手段不僅要與餐廳的實際環境相適應,而且應與企業的外部環境相適應。如果企業內部的局部工作效率高,但與之對接的外部環境的工作效率低,大家就只能處在無休止地無奈等待之中,必然工作效率也會隨之降下來。
5、員工素質不高
很顯然,服務員的職業素質在極大地決定著工作效率。服務員的素質就是餐廳的品質。而且,那些優秀的員工會逐漸流失,沉淀下服務品質一般的員工。留下的員工雖然職業道德很好,非常努力,都很忙,但企業的整體工作效率卻很低下。
6、主管能力有限
俗話講:“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盡管大家都十分忙,但由于高級管理人員能力有限,不具備戰略上布局謀篇,不會在戰術上指揮調度協調,更不能很好地識人、用人,不能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不能夠做到知己知彼、知天知地,所以造成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用很優秀的士兵打錯誤的戰斗,失敗肯定是必然的。
作為主管,尤其高級主管,千萬注意不要讓員工無為的勞作,要知道你的一個指令將會傳導到基層,各級員工都會為你的指令而忙。如果忙了半天沒有效果,是無為的勞作,甚至是負面的勞作,若 者又不敢承擔責任,試想其結局會如何?如果這樣的次數多了,員工也就疲了。然而又不能違抗命令,怎么辦?員工就會兵來將擋,你有千條令我不行,我就自掃門前雪。結果大家都在忙,其實是各忙各的,是裝著忙的樣子給上級主管看,一級看一級。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朝令夕改。作為餐廳主管,做決策前不慎重,或決策力不夠,或耳根子軟,做了決策發布指令后又感覺原來決策不好,想修改決策,于是出現決策指令正在實施過程中,隨意、隨時、隨便、隨機修改指令,導致隨意文化滋生。剛開始下屬對此不舒服,時間長了摸準了上司的秉性和行事風格,盡管上司發布了命令,又估計上司會修改指令,于是就開始佯動而不真動。結果上司看見下屬在動也就心滿意足了,可就是遲遲不出結果,沒有效率。
7、文化導向有誤
餐廳文化的導向也影響著餐廳整體效率。如果餐廳鼓勵個人英雄主義,不注意培養團隊意識和協同作戰能力,那么盡管每個人都想當英雄,每個人都很忙,但是大家沒有養成協同作戰的意識和習慣,個人、部門之間存在著邊界高墻,效率也高不了。更為嚴重者,擔心他人可能成為英雄影響自己,于是制肘他人,甚至使絆兒。
如果餐廳倡導“忙”文化,那么員工必將為忙而忙,這在一些成長型企業特別明顯。老板 看不慣的就是大家閑,員工一閑,老板心里就堵得慌。于是不問員工是否完成了任務,而只看是不是在忙。有的老板不直接說閑的員工,而是轉彎抹角地去表揚忙的員工,尤其重點表揚加班加點的員工。結果是越忙越受到老板的表揚,越表揚人們就會越忙,忙而無效。
所以餐廳應改變“忙”文化,把每個人的工作安排細化,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任務,把關注形式轉變為關注結果和過程相結合上來。但也不能走上另一極端——只關注結果,以致出現為結果而結果的現象,那會導致更惡劣的企業文化。
海底撈強調服務,巴奴強調毛肚,我們就強調產品吧,我們的產品,就是做給吃客的。堅持這樣的精品思路,一年間,他做的火鍋在北京、濟南、佛山、深圳等地陸續開出10家分店,每家店的經營狀況都很不錯。
有的分店,由一家午餐客人坐不滿個位數、開業一個多月就關門的火鍋店轉讓而來,在原店基礎上裝修20多天就開業,開業當天就就火起來直到現在;有的新店開業,不搞慶典不擺花籃不掛條幅,不搞活動不打折,食客照樣排長隊。
如何將火鍋這個接地氣的餐飲品類做成大家排隊的“高檔”貨?職業餐飲網記者就帶著疑問采訪了火鍋品牌——鍋說的創始人張洪。
找到市場空白,狹窄點沒關系
張洪做鍋說的原因很簡單,他是重慶人,愛吃重慶火鍋,對火鍋有一種很專業的“挑剔”。因為他在大學里學的是烹飪營養與飯店管理,老師教的實操 課就是做火鍋炒料。而畢業后他又干了餐飲。市面上的重慶火鍋,吃來吃去不夠滿意,就決定自己做一個。
做鍋說之前,張洪先調研市場,各種重慶火鍋到處吃。 后他總結,現在做重慶火鍋的主要有這么三類:
?、僦貞c本地人,做原汁原味的重慶老火鍋。優點是味道純正好吃,缺點是一家人往往只做一家店,店面裝修普通,對追求品質的食客來說,用餐環境差,體驗感不強;而且味道太原汁原味,外地食客不完全接受;再加上一直以來的重慶火鍋是否該用老油的爭議,限制了這些火鍋店的規?;l展;
?、谝恍┍容^大型的火鍋連鎖企業,老板投資,職業經理人管理。優點是規?;洜I,在用餐環境、服務上都給顧客較好的體驗;缺點是不少老板和職業經理人對重慶火鍋并不了解,做出的產品味道一般,如果經營沒有特色,很容易倒閉;
?、廴珖鞯氐教幙梢姷闹貞c火鍋(包括川渝火鍋、麻辣火鍋等,因為火鍋起源于重慶江北區)。這些火鍋店基本都不是重慶人開的,對火鍋的歷史、來源、做法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因為看到火鍋有市場,甚至覺得火鍋比中餐好做,才選擇了火鍋。
這類火鍋店,優點是做得好的店,口味都適應當地老百姓口味,有群眾基礎;經營上形式多樣,不論是裝修還是服務、營銷都非常有特色。缺點是更多的店從市場上買了料包買了食材,在自己店里一加工就給客人吃,產品沒有競爭力。而且這類店的老板在開業前也沒什么清晰的定位,做給誰吃,價位多少,怎么引客留客都靠想當然,這種誰都可以來吃的店也 留不住客人,在慘烈的火鍋市場競爭中,倒下了一批又一批。
經過這樣的調研分析,張洪找到了自己要做的市場:真正的重慶火鍋,但能適應重慶以外的市場;做品質高端的產品,給真正的吃客去吃。雖然這塊市場比較狹窄,但有的可做。
精準定位,挑戰有難度的客單價
鍋說是做給真正的吃客(對火鍋有了解、對味道有要求)的人吃的,那就決定了:
客源類型:25歲以上的中青年(實際消費者多在26-45歲之間);
消費層次:注重品質,有較高的支付能力;
選址要素:寫字樓與居民區的結合部;有車位,適合停車。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定位:
質量定位:精品火鍋,比較高端,迎合早已升級的品質愛好者消費需求;
價格定位:現在的重慶火鍋市場,低端市場消費在客單價50元以內,常見的有一定檔次的店消費在人均80元左右,客單價百元以上的重慶火鍋 難做。鍋說要做精品市場,客單價就定位在120-150元。
環境定位:日常生活中,大牌精品在外觀和包裝方面一般分簡潔大方和精致奢華兩種,重慶火鍋本身是接地氣的東西,所以店內裝修和產品包裝走簡潔大方的路線,但要體現質感,同時在細節上加大精致奢華力度。
沒有天價,目標卻是做成大牌
在研究了火鍋市場和大牌營銷策略后,鍋說于去年正式創建,張洪說,海底撈強調服務,巴奴強調毛肚,鍋說強調產品,目標是做成火鍋中的夏奈爾。
眾所周知,夏奈爾是著名的國際時尚奢侈品大牌,為什么要把自己比作夏奈爾?因為有個標識將鍋說和夏奈爾連接起來,那就是山茶花(山茶花是夏奈爾品牌的特定標志之一)。
鍋說的所有店面,裝修設計都圍繞四個重要元素來做:
?、偌兒谏尘?
?、趦蓚€大字“鍋說”;
?、燮放圃V求:一次用油老火鍋;
?、芤欢渖讲杌ā貞c市市花。
正是這朵山茶花讓鍋說在 時間給人不同的感覺,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門頭,時尚、簡單大方,辨識度很高。
不過,張洪也說,把鍋說比作夏奈爾,并不是要做別人吃不起的天價火鍋(鍋說的價格定位也不是 貴的),只是在產品和經營策略上會向夏奈爾和其他大牌學習,追求品質上的高端和特有,并放棄薄利多銷路線,通過高品質和高性價比來吸引真正熱愛重慶火鍋的客群,做火鍋中的專家。
精品戰略,三招打造“專家”形象
精英消費的更大特征就是只買想買的,不在乎有多貴。當然,購買到的產品品質一定好高的,特有的,別的地方很難買到的,這是一種追求美好事物的消費心理。鍋說抓住這種消費心理,努力讓專業吃客來“消費”自己。
1、產品“專業化”
?、倩疱伜貌缓贸?,首先看鍋底,鍋說的做法就是不在鍋底上賺錢,加大成本投入,像定價88元的鍋底,成本就有70多。鍋底炒料全部是自己的配方,在自家的中央廚房炒制。吃完火鍋后湯保證還是清的,沒有亂七八糟的雜質。
?、跒榱吮WC純正的重慶老火鍋紅湯,別人一鍋放一斤油,鍋說放3斤,湯里的辣椒也不是常見的干紅辣椒,而是用貴州子彈頭辣椒,顏色好、味道特別,特有的子彈頭形狀,放在湯里也非常好看。
?、坼佌f的品牌訴求是“一次用油重慶老火鍋”,為此突出訴求,特將其儀式化:在客人進餐前,服務員會右拳放在心臟部位,鄭重向客人承諾三次鍋說是“一次用油重慶老火鍋”;并且每張桌子上都準備了一瓶墨汁,在客人用餐完畢后,收拾桌子時將墨汁倒入鍋內,表示決不回收再用。
?、苠佌f的很多涮菜原料都直接從外地空運而來,在北京市場很難吃到。比如正宗的重慶井水發黃豆芽、萵筍、金針菇,來自貴州的手工油皮,空運的新鮮脆嫩毛肚……這是鍋說攻占消費者味蕾的公開武器。
?、莺芏嗳顺曰疱佅矚g先放肉片再放蔬菜,鍋說的吃法是先建議食客們先涮井水黃豆芽和金針菇,并不是因為這兩個菜的毛利高(雖然毛利不低),而是黃豆芽和金針菇的作用是提鮮(也只有這兩種),這是吃重慶老火鍋的“不傳之秘”。
2、市場目標化
鍋說的市場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地址選在寫字樓和居民區的交集地帶,做本區域內的熱愛火鍋的吃客和聚餐活動,包括家庭聚餐、朋友聚會和工作聚餐。
比如鍋說在北京的清華大學分店,目標消費人群包括來自寫字樓、居民區和大學的不同人群。張洪說,做火鍋一定要有包間,因為火鍋 適合聚餐,像清華大學分店,總店面只有300平,但專門留了可供10多個人聚餐的包間,還特別準備了話筒、單獨音響、投影燈適合開會的設備。除了寫字樓的公司聚餐外,大學各類培訓班學員的聚餐也都喜歡來這里。
而這個店,就是前面說的別人開業一個多月就關門的店,鍋說開業后,日流水保持了很穩定的3萬多,85%以上都是回頭客。
3、細節高貴化
鍋說是大眾化餐飲,但注意在細節上提現高貴感,給顧客“性價比高”、“很舒服”的消費體驗。例如:
?、賱e人都用不銹鋼鍋(包括海底撈),鍋說特意定制了七八百元一口的銅鍋,在銅鍋打上品牌名稱和訴求,古樸大氣,顯示與眾不同的品味與高貴;
?、诓蛷d裝修簡潔大方,純黑為底,山茶花點綴,注意光線,投入并不很多,氛圍卻安穩而開朗活潑。
不過,在一個東西上投入卻可能是業內更高級別的,什么?音響。因為吃火鍋時間比較長,大家都會邊聽音樂聊天,所以他們就采購了 貴的專業音響。專業的高級音響有個特點,就是立體聲回放讓耳朵非常舒服,聲音再高也不會讓人聽不到伙伴的談話,聲音再低也讓人聽得清音樂聲音。
在歌曲的播放上,鍋說也堅決不選大眾化的口水歌,而是選用一些正版經典歌曲,還在店內各方位都放了大屏幕液晶電視(像北京清華店,300平的店就裝了5臺),除了一個門口顯示屏播放鍋說的產品介紹外,其他都同步播放音樂的MV,方便食客觀看。
?、墼鲋捣?,如鍋說的北京清華大學店,店內書架上擺的很多都是從附近大學收購來專業書籍,到店消費的顧客,喜歡看哪本書都可以免費拿走,不還也沒事。
?、軙T制。鍋說的八九成顧客都是回頭客,北京店平均客單價在120-130元,濟南店平均客單價能達到150-160元,重要的營銷手段就是會員制,必須充值辦卡才能成為會員,只有會員才能享受消費打折、包廂預訂等優惠服務。
鍋說剛開始開的店在試營業期間打過6.8、7.8的折扣,結果發現奔著折扣而來的消費者都不是他們的目標顧客,所以后來開店干脆不打折,通過會員制來給真正的顧客以優惠。
記者手記:
張洪說,能不能做好一個品牌,跟老板一開始的定位有關,一家店的經營業績能不能提高,才和店長有關。所以,店能不能做好,先看老板的定位。定位是所有餐飲人都會學習的理論,但在實戰中卻不完全有用。如何從開始定位就決定了成功失敗,真是個需要不斷學習、總結和實戰的過程。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
額 本文暫時沒人評論 來添加一個吧
發表評論